节气文化进车厢!城阳巴士打造霜降节气主题巴士
青岛日报社/观海新闻10月23日讯 露凝成霜,秋意渐浓。10月23日,霜降节气如期而至,青岛城运控股集团城阳巴士有限公司第三分公司精心打造的“霜降节气主题巴士”在946路公交线路投入运营。主题巴士通过车厢内的主题宣传画,将霜降的习俗、诗词与养生知识送到市民身边
青岛日报社/观海新闻10月23日讯 露凝成霜,秋意渐浓。10月23日,霜降节气如期而至,青岛城运控股集团城阳巴士有限公司第三分公司精心打造的“霜降节气主题巴士”在946路公交线路投入运营。主题巴士通过车厢内的主题宣传画,将霜降的习俗、诗词与养生知识送到市民身边
驱车往城外走,摇下车窗观察这片斑斓的土地——黄、红、绿……多种色彩交织,将温柔的秋色铺陈开来。
霜降,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八个节气,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,也是秋季到冬季的过渡。此时节,冷空气活动愈发频繁。白天,在阳光的加持下,尚能感受到晚秋的暖意;但一旦太阳西沉,辐射降温加剧,气温便会迅速“跳水”,昼夜温差可达10℃以上。仿佛一日之间,穿梭于两个季节。唐代
霜降,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8个节气,也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。霜降既是气候由凉转寒的“分水岭”,也是农业生产中“秋收、秋管、秋种”的关键节点,气候特征直接影响农作物的收获、过冬储备及来年收成。
可真正留在南方的人,抬头一看,叶子才刚黄,夜里风一吹,地面连霜影子都没有——这节气是不是放了个假?
霜降时节,湘江的水波变得清瘦而迟缓,将山峰的倒影洗得愈发沉静;香樟与银杏在半空交换着信笺,一枚尚蘸着青绿,一枚已染透灿金;柿子已在霜色里熟透,石榴也咧开了嘴,残留的桂香与糖炒栗子的焦香交织,在微凉的空气里酝酿成丰收的酣醺……风过时,簌簌地,仿佛要把天空擦得更亮
霜降不是表示“降霜”,而是表示气温骤降、昼夜温差大。就中国平均而言,“霜降”是一年之中昼夜温差最大的时节。这是二十四节气里,秋天的最后一个音符,短促而有力,宣告着一年的收成即将尘埃落定,冬日的帷幕正缓缓拉开。
霜降(Frost's Descent),又名杪[miǎo]秋、严霜、霜刀、霜剑,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八个节气,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,斗指戌。在每年公历的10月23日或10月24日,太阳到达黄经210度时为霜降。霜降节气含有天气渐冷、初霜出现的意思,是秋季的最后
霜降又名严霜、霜刀、霜剑,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八个节气,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。霜降在每年公历10月23日至24日之间的一天到来。霜降不是表示“降霜”,而是表示气温骤降、昼夜温差大。就中国平均而言,“霜降”是一年之中昼夜温差最大的时节。
田间地头,收割机轰鸣,农民们弯腰拾穗,汗珠与笑容在秋阳下闪闪发光——这,就是霜降时节中国农村最真实的画面。
“霜降见霜,米烂陈仓。”时序入深秋,北京时间2025年10月23日11点50分39秒,农历九月初三,我们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八个节气——霜降。古人云:“气肃而霜降,阴始凝也。”天地由凉入寒,寒意渐深,秋色已浓。
早上一出门就知道换季了,气温比前一天低了好几度,大家又开始把外套和围巾从衣柜里翻出来。市场上柿子比平时多了几倍,菊花摊也热闹起来,街上的人手里常能看见保温杯,走路都带着匆忙劲儿,医院门口总有几个人在互相嘱咐:“别冻着,记得添衣。”这些细碎的动作,把秋天一点点收
“晓来谁染霜林醉?总是离人泪”,时间过得真快,今天我们正式迎来霜降节气,霜降是秋天的最后一个节气,一个节气差不多持续15天,因此霜降节气的到来意味着只有半个月的时间就到冬天了。
“春雨惊春清谷天,夏满芒夏暑相连。”当二十四节气在联合国非遗名录里熠熠生辉,我们不禁追问:古人没有卫星、没有温度计,凭什么把一年切成二十四段,段段都切得刚好?答案,就藏在课堂外那行最轻盈的诗句里——“随风潜入夜,润物细无声”。
秋天最后一个节气来到了,意味着一年中最丰收、最深沉的季节即将画上句点。在这个特殊的时刻,让我们一同感受秋天的韵味,领略大自然的壮丽景色,品味古诗词中的秋意,领悟谚语中的智慧。
霜降,是秋天的“谢幕曲”。霜打在叶上,万物变得安静。气温骤降,昼夜温差拉大,人体代谢逐渐放慢,阳气开始归藏。对老年人来说,这不是“简单入秋”,而是一个身体状态的“拐点”。
霜降,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八个节气,也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。每年公历10月23日左右,太阳到达黄经210°时为霜降。2025年的霜降是10月23日,而今天是10月22日,霜降即将到来。霜降节气的到来,意味着天气逐渐变冷,露水凝结成霜,冬天的脚步越来越近。在这个
早上刷手机,武汉长春观的道长已经直播完第一炷香,弹幕里有人喊“我妈抢到了线上祈福名额,比演唱会门票还难”。
霜降一到,天气就真的凉透了,风一吹都带着“冷意”。中老年人这时候吃菜,不用追贵的、稀有的,就选菜市场里常见的“实在菜”——这6种被称作“冠军菜”的食材,要么补维C、要么补铁钙,顺应着节气吃,清淡不费肠胃,做法还全是家常口味,每天换着做,营养也够足。
寒露过去十天了,霜降眼看就要到,河北好多地方的小麦还没种下去,老一辈总说秋分种麦正合适,可现在没人敢照着来了,地里刚落过雪,气温说掉就掉,农民只好硬着头皮赶着播,心里头直打鼓。